自古以來,我國傳統文化推崇的是迎客以茶、送別以酒,但若放在當今之世,就顯得太過繁文縟節了,現在宴席上是茶酒不分家,茶酒相容相得益彰。如今的宴席上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,“小弟不勝酒了,以茶代酒敬各位了”。當然,不排除確實有人酒量淺,但更多的是以此為借口,在以“茶”拒“酒”。本期話題酒評君(微信號:jiuping_cn)就和大家聊聊茶酒的話題。 千秋大業三杯酒,萬丈紅塵一壺茶。 先說“茶” 茶,其字出于《爾雅?釋木》:“槚,苦荼也”。唐代以前“茶”字的正體字為“荼”,直至唐代陸羽《茶經》面世,方將“荼”字減一畫而寫成“茶”。 《茶經》中指出:“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氏,聞于魯周公”,又指出茶的名字,“其名,一曰茶,二曰槚,三曰設,四曰茗,五曰荈”。 其實,茶最早發現與利用,是從藥用開始的,“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;而作為飲品,茶實則自西漢后期到三國時代才逐漸發展成為宮廷的高級飲料;從西晉到隋朝才漸趨成為普通飲料;而直至唐、宋時代,茶方是“人家一日不可無”的普遍飲用之品。 飲茶的逐漸普及,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,也因此誕生了諸多的千古名句。比如唐代楊萬里的“不待清風生兩腋,清風先向舌端生”等;而蘇東坡的回文茶詩更加令人拍案叫絕,正讀為“紅焙淺甌新火活,龍團小碾斗晴窗”;其反讀為“窗晴斗碾小團龍,活火新毆淺焙紅”。
![]() 再說“酒” 我國是酒的故鄉,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。在我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,酒與中國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。關于酒的始祖,有人認為是杜康,也有人認為是儀狄,莫衷一是。 酒,對我們而言,心情愜意之時它可以為之助興,而悲傷莫名之時,它又可以為之解憂。 酒,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,其歷來是它的精神訴求大于它的物質訴求的,它是一種文化,換言之,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酒的文化歷史。 如若沒有酒,我們數千年的文明歷程會演變成何種模樣?是歸于白開水一般的無味,還是仿若涓涓細流一樣的平淡;是猶如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一般的乏味,還是終極一生歸附于廟堂一樣的無趣,其結果當真不敢設想。 如果沒有酒,那有曹孟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蒼涼之情,那有李太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的閑情雅致,那有蘇東坡把酒問青天的馭宇胸懷,那有歐陽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人生豪邁;又那有杜子美白日放歌須縱酒的放浪形骸,那有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的愛國悲壯,那有李清照黃昏東籬把酒的愛意思綿,那有唐伯虎但愿老死花酒間的瀟灑不羈。 我國有酒,文化甚幸,酒亦甚幸!
![]() 再次說“茶酒” 茶酒,不錯,以茶釀酒。其實,早在上古時期就有茶酒的記載,但那時僅僅局限于以米酒浸茶而飲之,卻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釀的茶酒,當然也談不上是茶文化與酒文化的交融結合。茶酒與茶、酒有著最顯著地區別,茶酒是先有了其文化進而催生了茶酒的誕生,而茶、酒卻是先有了其具體的形態爾后產生了文化。 茶酒,其最初創想來自于北宋的蘇東坡,并將創想中的“茶酒”以“七齊”“八必”做為茶酒釀制之法,添“酒禮”、“酒德”之說,豐富了茶酒文化的精神內涵。他還定論:“茶酒采茗釀之,自然發酵蒸餾,其漿無色,茶香自溢”。其實,終究是誰首次以茶釀制出了真正意義上的茶酒已然無從考證,但如今市面上流通著很多的茶酒,比如福建的鐵觀音茶酒、云南的普洱茶酒等,有酒如此,想必蘇東坡泉下有知也于愿足矣了吧!
茶酒,兼具酒的醇厚茶的芬芳,其含有豐富的有益物質,如茶多酚、氨基酸等元素,其含有的茶多酚含量更是平時喝茶的幾十倍甚至近百倍。茶多酚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濃度,又能對人體的糖代謝具有調節作用;而氨基酸,可調節免疫球蛋白的量活性,間接實現提高人體綜合免疫能力等等。 當今社會,生活節奏加快、生活壓力變大,致使許多人都處在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之下,造成了身體處在亞健康的狀態。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,唯有健康的體魄方可談及修齊治平,既然不可避免的需要交際飲酒,鑒于茶酒的諸般益處,不妨在宴會之上試著飲用一下茶酒。這樣即避免了拒絕飲酒帶來的尷尬,又能在飲酒當口間接促進了身體的健康,如此魚與熊掌兼得的局面,何樂而不為呢! 茶酒雖好,終究是酒,飲用也須適量! 好了,本期話題酒評君(微信號:jiuping_cn)就和大家聊到這里,關于茶酒,如果您有更多的觀點,歡迎和我們取得聯系,進行交流。 往期課堂文章 【小課堂】同等檔次白酒,為什么醬香型白酒一般比其他香型白酒貴? 【小課堂】原漿酒不得不說的秘密(上) 【謠言粉碎機】白酒傷身紅酒養人?細數坑爹的飲酒謊言 【指南】酒評君吃喝指南:溫一壺客家娘酒,品一段恬淡溫情 【小課堂】水源對白酒釀造有哪些重要性?為什么名酒出現在河流水系地區? 【小課堂】葡萄酒的酒精度越高越好嗎?關于葡萄酒的度數,你應該知道更多 品酒香,交酒友,知酒事 酒評網(微信號:jiuping_cn)以普及白酒、葡萄酒知識,倡導健康酒文化為導向,通過酒友點評、有獎調查和品酒會等多種渠道,深度挖掘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和關注熱點,定期發布白酒品牌及葡萄酒品牌排名、消費者偏好等數據,打造國內領先的以識酒、品酒、鑒酒為一體的互動分享平臺。聯系作者,QQ/微信:9919385 |
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酒評網
( 冀ICP備13016930號 )
GMT+8, 2025-5-14 01:35 , Processed in 0.05539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Copyright(C) 2008-2013 酒評網 JiuPing.Cn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